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变革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综述 (2017年第11期)
翁绮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成立70周年之际,发表了重要的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17年7月7日,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协办的“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共同研讨UNESCO的教育理念、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加强与UNESC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化多边教育合作。
一、《反思教育》出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从UNESCO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报告产生的背景和蕴含的主要精神这两个方面,对三个报告的继承性、发展性做了解读。顾先生指出,《学会生存》的出版背景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变革和社会变化,从而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出版背景是,在20世纪末,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人类对21世纪寄予很大希望,所以这份报告非常乐观,非常理想,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但是这些希望完全破灭了,恐怖主义依然猖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影响一直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个报告《反思教育》问世,这个报告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和平,尊重平等,尊重人的权益,而且要为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教育是人类的共同利益,知识是全人类的财富,要全人类共享。顾先生特别提出,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是至少教育要有理想,我们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清晰的认识。
北京师范大学滕珺副教授认为,《反思教育》既是对UNESCO 70年前的理念回归,更是对70年前理念的超越,这样的回归与超越,势必重新奠定UNESCO在当今全球教育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反思教育》中很多主张不仅对中国本土学校的发展很有价值,而且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了很好的共识平台和思想借鉴。
二、《反思教育》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指出,《反思教育》重申了从《富尔报告》到《德洛尔报告》一以贯之的人文主义教育观,把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深化了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他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共同研究分享《反思教育》带给我们的新理念,共同思考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朝着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方向前进,如何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型创新人才,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探索和提出教育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表达,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他认为,中国的教育科研人员和学术出版机构,应努力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加强与UNESCO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智库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国际教育政策动态、国际重大教育规则的研究,深化多边教育合作,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指出,《反思教育》为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全球化的、全人类的视角,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报告。第一个挑战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永远与人的生命同行和同在的呢?他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观是人类最后的高地,最后的尊严。第二个挑战,从公共利益到共同利益,不仅是一个概念的转化,也是责任主体的转化,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思路的转化,未来如何形成一个共同承担责任的机制,怎么化解不同责任主体的矛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希望,未来在这样的报告中能出现更多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创造。
三、对《反思教育》中关键概念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从哲学视角提出了对《反思教育》中的四个关键概念的思考。一是“知识”概念,他认为,《反思教育》重建了知识的多样性——关于地球的认识,关于人类的认识,关于时间的认识,关于善和美好生活的认识——它是多样的、多元的。这种知识观的变化,将会支撑更加多样、和谐、丰富的人类社会生活样式。二是“学习”概念,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体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反对把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认为学习是一种经验的过程。三是“共同利益”概念。学习这个共同生活样式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的,它不是实现什么个人目标的途径或者手段,所以是共同体内在的事,是共同体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四是“人文主义”概念,倡导人文主义是UNESCO的传统,人文主义是对经济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批判,是对不同社会背景下普通人性的反映和表达。
四、《反思教育》与中国教育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总结了UNESCO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主张,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文卫体局副局长李洪波在研讨会上和与会者分享了一线教育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全球化时代公民。
会上,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东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等单位赠送了《反思教育》一书,教科社将通过推广阅读,进一步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理念,促进我国教育理论创新和改革发展实践。
(作者翁绮睿系教育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编辑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