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4.11.03 1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11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主题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来自全国近60家教育理论期刊代表、专家学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期刊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理论支撑作用。会议设3个主旨发言、1场青年学者对话、4场期刊分组见面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研究》主编张彩云主持。

开幕式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在致辞中表示,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根基问题,共享学术创见和研究成果,必将为推动教育学学科创新和教育理论刊物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同时,他表达了对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合力,共同推动教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希冀与期盼。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从全国教育大会顺利召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实施以及数字化进程融入教育理论刊物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次年会的召开背景,随后聚焦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数字技术以促进教育理论期刊发展这一时代问题,提出了数智时代下教育理论刊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高宝立指出,教育理论期刊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负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高期刊质量,要在加强学习、规范管理、品牌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紧扣时代主题,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双向激活,不断推出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增强教育理论期刊的学术贡献力和专业引领力。

主旨报告环节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伟宜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题为《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学的解构与重构》的报告中,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进行了“阶段性”解读。他强调,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知识增长的高速性与大学吸纳的缓慢性构成一对显著的矛盾,这个问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发明和创新是教育,应该相信人类能够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并迎接大科学时代的挑战。

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斌教授在题为《以人口技能发展为重心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报告中指出,人口的认知技能水平与技能结构高级化是决定一国经济长期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为发挥人口技能发展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须搭建功能互补的教育政策框架,制定主动应对人口变化的教育政策,采取以技能发展为核心的、贯穿各教育层级的政策措施,构建全生命周期国民技能跟踪监测体系与技能增值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杨启光教授在题为《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研究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报告中,谈到中国教育开放研究的时代逻辑、关键问题与未来方向。为应对教育开放在概念、范畴、质量以及方法论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杨启光教授提出应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教育开放关系的研究,深化中国制度型的教育对外开放的研究,完善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本次会议设置了“青年学者对话”专场,由张彩云主编主持。在对话的前半部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文婕教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冉云芳副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范涌峰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来自历史、共时和未来维度的探问》写作感悟、《四年磨一文:学术写作中的精进与坚守》、《基于学科自觉的学术生活与学术表达》的分享报告。在问答环节,三位学者就如何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开辟新的学术领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分享了自身在被退稿和等待发表时的经历与应对。张彩云主编在总结时指出,青年学者是学术后备力量,扶持青年学者成长是期刊的共同责任。期待青年学者身怀学术本真,自觉抵制浮躁之风,抛却功利之心,少些跟风之作。永葆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锤炼严谨的学风、朴实的文风、诚信的作风,推出更多有创新性、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秀成果。

青年学者对话

下午的分组讨论中,4个小组分别就大会主题以及各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等展开热烈讨论。
第一组:《教育科学》主编、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杜岩岩主持
第二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副主编李春萍主持
第三组:《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主任张彦春主持

第四组:《教育研究与实验》常务副主编王学主持

会议闭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殷世东主持。《教育学术月刊》常务副主编曾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付八军教授、《比较教育学报》副主编闫温乐、《教育研究与实验》常务副主编王学代表四个小组进行了会议交流。分会副理事长杜岩岩作为2024年年会轮值主席做会议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呈现出三个亮点:第一,主旨报告站位达到了新高度。三位资深教授的报告积极回应了大变局时代的挑战,描绘了三幅图景——大科学时代、人口结构性危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教育强国建设路径。第二,学术共同体建设深受重视。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青年学者对话单元,强调了期刊与作者间双向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意义,形成了期刊共同体共识。第三,展现了教育理论刊物的新作为与新担当。各与会期刊均明确自身责任与担当,热切关注当下重大议题,力图发挥办刊的知识力、服务力、引领力,着力提高办刊质量和增强社会效益,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学术期刊服务国家大局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术质量、严格学术诚信、强化学术期刊共同体建设,经讨论形成了《教育学术期刊共同体共识》。最后,下一届年会的承办方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报》副主编闫温乐向大家发出了明年再会上海的诚挚邀请。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

2024年学术年会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杂志介绍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道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研究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88

电话:010-62003454

电子信箱:jyyj@cnaes.edu.cn

网址:https://www.cnaes.edu.cn/jyyj

 

期刊订阅

当地邮局订阅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281/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5731

邮发代号:2-277

定价:每期35元,全年12期420元

杂志社订阅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户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账号:9558850200000825666

联系电话:010-62003954